國際濕地城市代表一個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最高成就,每3年認證一次。2018年,在《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授予了7個國家18個城市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我國6個城市獲此殊榮,常熟就是其中之一。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作為常熟濕地的一部分,也是倍感驕傲。
多年來,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始終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對濕地進行保護與恢復工作。通過一系列濕地保護修復措施,沙家浜濕地資源質量、景觀品質和生物多樣性得到大幅提升。截止2022年6月,公園已記錄到野生鳥類152種,比試點建設前增加了83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6種。
去年,公園邀請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開展多水塘活水鏈改造工程,設計采用的是由南京大學與荷蘭瓦格寧根大學聯合研發的一種水處理工藝,將原本退化的7個水塘進行水系連通,改造成小微濕地群。
改造后,該項目年處理水量可達18.25萬方,總的水力停留時間為6.9天,出水水質較進水明顯提升。項目實施后,濕地生物種類更豐富,層次結構更多,生態系統更趨穩定,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小微濕地的改造典范。
多年來,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在堅持濕地保護的前提下,始終以生態濕地為載體,以紅色教育為核心,努力探索、踐行“濕地+”理念,開發了具有沙家浜特色的研學實踐項目“沙家浜紅綠新學堂”。
今年,公園在原有“紅綠新學堂”研學課程的基礎上,創新推出“紅綠新學堂”研學卡,彌補了散客家庭組團活動的缺失。研學卡針對4到16歲孩子設置的周末研學系列產品,設有紅色傳承、自然探索、國防拓展、傳統習俗、勞動實踐、應急教育六大專項主題,40套精品研學體驗自由選擇,每周末滾動開課,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全新的體驗。
“紅綠新學堂”研學項目成功將教育融入休閑、游憩活動中,寓教于樂,實現將資源科學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走出了一條“紅綠結合,永續發展”的創新之路。
2022年4月,蘇州市人民政府制定《蘇州市申報國際濕地城市工作方案》,正式啟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作為蘇州濕地大家庭的一份子,必將持之以恒的做好濕地生態保護工作,構建一幅天藍、地綠、水清的蘆蕩畫卷,共建美麗幸福新常熟,一起為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打call!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